李大爷颤抖着接过鱼,眼眶泛红;王寡妇拉着陈二狗的手连声道谢。
这一举动让邻里关系更和睦,陈二狗一家也在寒冬中感受到村民的温暖与善意 。
此后的日子里,陈二狗一门心思扑在教授村民打猎和捕鱼技巧上。
每天清晨,他就带着一群年轻人走进山林,耐心地讲解如何识别动物脚印、判断动物习性,以及设置捕猎陷阱的要点。
他亲自示范,手把手地教大家制作捕猎夹,从挑选合适的木料、打磨零件,到组装和调试机关,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。
在河边,陈二狗则向村民们展示如何根据水流、水草判断鱼群位置,怎样正确放置捕鱼篓和使用渔网。
他不厌其烦地回答着村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,哪怕同一个问题被问了许多遍,也始终保持着耐心。
经过漫长的学习与实践,村民们逐渐掌握了这些技巧。
原本对制作复杂工具望而却步的村民,如今也能熟练地打造出捕猎夹和捕鱼篓。
山林中,时常能看到村民们结伴而行,设置陷阱、追捕猎物的身影;河边,也摆满了村民们自制的捕鱼工具,大家熟练地收网,收获一条条肥美的鱼儿。
随着打猎和捕鱼的收获日益增多,全村的生活有了显著改善。
曾经因饥饿而面黄肌瘦的孩子们,如今脸上渐渐有了血色,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子里。
家家户户的餐桌上,不再只有清汤寡水,时不时便能添上些鱼肉和野味。
村民们还学会了将多余的猎物和鱼腌制、风干,储存起来,以备不时之需。
村子里的氛围也变得活跃起来,大家互帮互助,分享着收获的喜悦。
陈二狗看着村子的变化,心中满是欣慰,他知道,在这艰难的大周末年,凭借着大家的努力,他们正一步步向着更好的生活迈进,而这份团结与坚持,也将成为村子在困境中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。
然而,陈二狗并未满足于现状。
他深知,天灾虽暂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,但大周王朝末年局势动荡,村子随时可能面临新的危机,比如周边匪患、朝廷愈发沉重的赋税。
看着逐渐安定下来的村子,陈二狗心中萌生出一个更为宏大的想法 —— 训练村民。
一天傍晚,劳作了一天的村民们聚在打谷场上休息。
陈二狗走上前,清了清嗓子说道:“乡亲们,咱们如今日子是比以前好了些,可这世道不太平啊。
咱们得未雨绸缪,我想着训练大伙,以后遇到啥危险,咱也能有自保之力。”
村民们听了,先是一阵交头接耳。
年轻力壮的赵虎第一个站起来,大声说道:“娃,叔信你!
你说咋练,咱就咋练!”
但也有一些年长的村民面露犹豫,张大爷皱着眉头说:“娃啊,咱平日里打猎捕鱼就够忙活了,哪还有精力去折腾这些啊?”
陈二狗耐心解释道:“大爷,这训练不耽误大家干活。
平日里打猎捕鱼是为了填饱肚子,可训练是为了保住咱的命和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。
咱们可以利用农闲时间,练练拳脚,学学怎么用工具防身。
以后要是遇到坏人,咱也不怕。”
经过一番劝说,村民们渐渐心动。
从那以后,每到农闲,陈二狗便带着村民们在村子的空地上训练。
他从最基础的体能训练教起,带着大家绕着村子跑步,锻炼耐力。
起初,许多村民跑不了几圈便气喘吁吁,脚步沉重得如同灌了铅。
陈二狗一边鼓励大家,一边调整跑步的节奏,让大家循序渐进。
随着时间推移,村民们的耐力逐渐增强,从只能跑两三圈,到后来能轻松跑完十圈,脸上的疲惫也渐渐被坚毅所取代。
在武器使用技巧训练方面,陈二狗将捕猎夹改造成可以用来阻挡敌人脚步的装置,详细地向村民们讲解其原理和使用方法。
他亲自演示,如何在关键时刻快速放置捕猎夹,使其发挥最大的阻碍作用。
村民们围成一圈,目不转睛地看着,不时提出问题。
对于竹条制作的简易棍棒,陈二狗传授大家基本的棍法招式。
他手持棍棒,一招一式地展示,从简单的首刺、横扫,到复杂一些的格挡、反击,每一个动作都讲解得清晰明了。
村民们两两一组,认真练习,相互纠正动作。
训练过程中,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,但大家都没有丝毫退缩。
为了检验训练成果,陈二狗还组织了模拟演练。
他让一部分村民扮演 “土匪”,从村子周边的山林中冲出来,模拟袭击村子的场景。
其他村民则按照训练的方法,迅速拿起武器,进行防御和反击。
第一次演练时,场面略显混乱,村民们的配合不够默契,“土匪” 轻易地突破了防线。
但陈二狗没有气馁,他和村民们一起总结经验教训,分析演练中出现的问题,如信号传递不及时、防守位置不合理等。
在后续的演练中,村民们不断改进,配合越来越默契,逐渐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防御体系。
随着训练的持续进行,村子里的凝聚力愈发强大。
大家不再是各自为战的个体,而是一个紧密团结的集体。
陈二狗看着村民们的成长,心中充满了自豪。
他知道,在这风雨飘摇的大周末年,他们正一步步为村子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,守护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与幸福,也为未来可能面临的危机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 。